top of page
  • Line-Me
  • Whatsapp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
「解決者思維」:為什麼積極的人總能創造更多機會?

真正解決問題需要實際行動
真正解決問題需要實際行動

那個被破格錄取的實習生

幾年前,某家知名科技公司招募實習生,競爭異常激烈。最後一輪面試時,主管出了一道難題:「假設我們的產品在海外市場遇到法規障礙,你會怎麼做?」


大多數應徵者給出標準答案:研究法規、調整產品、尋求法律諮詢……但有一位年輕人不同。他不僅分析了問題,還主動聯繫了該國幾位業內人士,整理出一份潛在合作夥伴名單,甚至附上初步聯繫結果。


面試官驚訝地問:「這些是你提前準備的?」他回答:「不,是昨晚收到題目後,我認為『真正解決問題』需要實際行動,所以花了幾小時找人脈、發郵件。」


最終,這位實習生被破格錄取,後來更成為該公司最年輕的專案經理。


他的秘密是什麼?不是天賦,也不是運氣,而是「解決者思維」——一種把「問題」轉化為「行動」的積極心態。


為什麼「解決者思維」能創造更多機會?


1. 良性循環:越行動,機會越多

積極的人不會停在「分析問題」,而是直接嘗試解決。每一次行動,無論成功與否,都會帶來:


  • 更多經驗:即使失敗,你也比旁人多學了一課。

  • 更強人脈:主動的人容易吸引同樣積極的夥伴,形成互助網絡。

  • 隱藏機會:很多機會不是「等來的」,而是在行動中「意外發現」的。


例子:一位設計師在自由接案初期,主動免費幫客戶多做一個小設計。客戶被他的態度打動,後來介紹了長期合作的大公司專案。


2. 你以為的「障礙」,可能是別人的「機會」

當多數人抱怨市場飽和、環境不好時,解決者思維的人會問:


  • 「這個問題有沒有被忽略的解決方案?」

  • 「我能不能做得比現有選項更好?」


經典案例:Airbnb 創辦人最初只是因為付不起房租,決定把家裡空餘的空間出租。他們沒有抱怨「房租太貴」,而是把「缺錢」變成了一個全新商業模式的起點。


3. 情緒韌性:你能堅持,別人不能,機會就是你的

很多機會其實存在,只是大多數人在「最後一哩路」放棄了。


  • 被拒絕10次後,多數人停止嘗試,但第11次可能是轉機。

  • 新創公司前3年最難熬,但撐下去的往往後來居上。


研究顯示:85%的成功來自於「持續在場」,而非天賦或運氣。


機會偏愛「動手的人」
機會偏愛「動手的人」

如何培養「解決者思維」?3個實際方法


1. 每天問自己:「我可以多做哪一步?」

不要只完成「被交代的事」,試著思考:


  • 這份報告,能不能加一點額外分析?

  • 這個專案,有沒有更有效率的做法?

  • 這個問題,誰可能幫到我?主動聯繫他們。


2. 練習「5分鐘行動法則」

遇到問題時,強迫自己在5分鐘內做出一個微小行動,例如:


  • 發一封詢問郵件

  • 搜尋一個相關案例

  • 列出3個可能的解決方向


這個方法能打破拖延,讓大腦習慣「行動優先」。


3. 記錄「機會創造日記」

每周寫下:


  • 3個你主動爭取或創造的小機會(例如:主動幫忙同事、學習新技能)

  • 1個你原本可以更積極的時刻(反思如何改進)


幾個月後回顧,你會發現積極性如何默默改變你的軌跡。


解決者思維創造屬於自己的可能性
解決者思維創造屬於自己的可能性

機會偏愛「動手的人」

這個世界永遠有兩種人:


  • 一種人看到問題,說:「這太難了,沒辦法。」

  • 另一種人看到問題,說:「我試試看,或許有解。」


你是哪一種?

如果你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,與其等待「完美時機」,不如今天開始,用「解決者思維」創造屬於自己的可能性。


行動挑戰:今天,找出一個你一直在「思考」但沒行動的問題,花10分鐘做一件小事推進它。


📌 喜歡這篇文章嗎?分享給那個需要「多一點行動力」的朋友吧!

💬 留言區歡迎分享:你曾因「主動一步」而獲得意外機會的故事?

✨ 追蹤我的部落格,每週獲得提升思維與效率的深度內容!

留言

評等為 0(最高為 5 顆星)。
無法載入留言
似乎有技術問題。請重新連線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
共創未來.聚力同行

共創未來,聚力同行,攜手成長、互助支持,一起打造健康與事業並進的美好社群。

跟上潮流,開啟新視界

立即訂閱,掌握獨家秘訣,成就精彩未來!

感謝訂閱!

吸引力營銷團隊

聯絡電話:0952-120-973  E-mail:videobox8@gmaiol.com  地址:300台灣新竹市東區林森路32號1樓A8

©2021 by 蘆薈2寶爸 版權所有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