癲癇能治好嗎?科學告訴你真相
癲癇是一種常見的腦部疾病,患者會反覆出現「癲癇發作」(俗稱抽筋或羊癲瘋)。許多病友和家屬最關心的問題是:「癲癇能根治嗎?」答案並不簡單,但醫學研究給了我們一些希望。
多數患者能有效控制
根據國際抗癲癇聯盟(ILAE)的資料,約 70% 的癲癇患者 可以透過藥物完全控制發作,其中部分人在停藥後不再復發。尤其是兒童良性癲癇、某些特定類型的癲癇,治癒率更高。
少數人可能需要長期治療
約 30% 的患者 屬於「頑性癲癇」(藥物效果不佳),但這不代表無法治療。現代醫學有更多選擇,例如:
手術治療:若癲癇病灶明確,手術切除後部分患者可完全康復。
生酮飲食:一種高脂肪、低碳水化合物的特殊飲食,對某些兒童癲癇特別有效。
神經調節療法:如迷走神經刺激術(VNS),可減少發作頻率。
「治癒」的關鍵是什麼?
醫學上所謂的「治癒」,通常指 停藥後 5-10 年不發作。研究顯示,若患者 2 年以上無發作,且腦波檢查正常,醫生可能會建議逐步減藥,但必須嚴格監控。
最重要的是早期治療
越早開始治療,控制效果越好。拖延就醫可能讓大腦異常放電更難控制。若懷疑自己或家人有癲癇,務必盡快就診!
總結
癲癇雖不一定能保證「斷根」,但多數人可透過藥物或手術過上正常生活。醫學不斷進步,未來可能有更多根治方法。病友們請保持信心,與醫生密切配合,才是戰勝癲癇的關鍵!
你有癲癇相關的經驗或疑問嗎?歡迎留言分享,互相支持!
(本文參考自國際抗癲癇聯盟及最新醫學研究,內容僅供科普,具體治療請諮詢專業醫師。)
7 次瀏覽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