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MG芒果居然有毒,過敏者小心呀!

芒果被稱為「熱帶水果之王」,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,但無論是口耳相傳,或是網絡上都有各種文章瘋傳芒果「有毒」、「濕熱」、「容易導致皮膚過敏」,令很多人對這營養又美味的熱帶水果敬而遠之。對於芒果到底有沒有「毒」、適不適合自己吃、能不能多吃,大家都眾說紛紜。現在就來解開芒果迷思,一起了解這水果最真實的一面。
迷思 1:芒果「有毒」?
很多人在吃芒果的時候,會在嘴唇、耳朵、脖子等處出現紅腫和痕癢症狀,主要是因為芒果樹屬於漆樹科類的植物,芒果枝葉截切後會分泌含有「間苯二酚類」的乳白色樹汁,果皮也帶有「漆酚」(urushiol)的致敏成分,皮膚敏感的人接觸到這些物質以後,容易產生過敏症狀、導致接觸性皮膚炎其實造成過敏的主因並非果肉本身,通常是接觸以上物質而誘發過敏反應。除了少數體質特殊的人,一吃芒果就全身發癢,否則芒果果肉是不帶毒性的,一般人可以放心享用。
迷思 2:芒果「濕熱」?
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芒果「味甘性溫、微涼」,「多食亦無害」。在中醫辨證上沒有一種食物是「濕熱」的,反而芒果具有溫補健脾胃的作用,可補中益氣。「濕熱」一般是指致病的「邪氣」,可是中醫對於藥物的認識,有「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」的思想,芒果具有的溫補滋潤特性,正因本身偏補,身體不虛、甚至有濕熱的人,吃了就比較容易上火增濕;而都市人多因脾胃虛弱受寒導致體內的水氣不能化開,再加上氣血虛弱而從內產生虛火,體內因為虛而「水火並見」,這種情況也看似有濕熱,但並非要用寒涼利濕的方法解決,反而用溫補的方法有更佳效果,此時芒果反能治「濕熱」。
* 資料來源: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
避免吃芒果過敏的方法:
吃芒果前先用清水將表皮洗淨,以用刀削皮的方式取代手剝,同時可以多削去一些表層果肉,或戴上手套操作,避免皮膚接觸到果皮,可減少過敏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