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的真相:該幫助所有人,還是讓市場淘汰他們?
- 蘆薈2寶爸
- 3月18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引言:當年那位找我求助的朋友
還記得幾年前,一位朋友來找我。他說他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,想要改變,想要創業,想要財務自由。他說得很認真,我也感受到他的焦慮,於是,我很熱心地提供了一些方向,甚至免費給了他一些我珍貴的學習資源。
結果呢?
幾個月過去,他的生活沒有任何變化,還是停留在原點。當我問他學得怎麼樣了?他的回答卻是:「最近有點忙,還沒時間看。」「這個方法好像不太適合我。」「我試了一下,沒有效果。」
後來,他漸漸消失了。再後來,我聽說他換了一個新興趣,開始追求另外一個「賺錢機會」。
那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一件事:並不是所有說想改變的人,真的願意行動。

市場的現實:不是每個人都值得幫助
這些年來,我看到太多人期待「機會」,但真正抓住機會並付諸行動的人,卻少之又少。更有甚者,當市場提供幫助時,反而被那些不願努力的人責怪。這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:
👉 我們真的有義務幫助所有人嗎?還是應該讓市場自然淘汰那些不願改變的人?
說真的,過去我總覺得應該給大家機會,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那些「口頭說想改變,但實際卻毫無行動」的人身上。但後來發現,這其實是對自己時間與精力的浪費。
因為——
如果一個人的心態沒有改變,給他再多的資源、再多的機會,他依然選擇原地踏步。
當一個人沒有行動力,就算有人願意拉他一把,他還是會找理由放棄。
甚至有些人會怪罪市場、怪罪環境,而不是反思自己能做些什麼來改變現狀。
💡 所以,我現在的選擇是:忽視那些不願改變的人,讓市場自然淘汰他們。
這不是冷血,而是現實。畢竟,在市場裡,機會一直都在,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抓住。

讓真正願意改變的人靠近你
過去,我也會主動去幫助一些人,甚至希望他們能夠成功。但現在,我的方式完全不同了——我不再主動幫助所有人,而是設計一個機制,讓願意改變的人自己靠近我。
1. 設定門檻,篩選真正有決心的人
很多人會嘴上說:「我想學習!」「我想成功!」但當你真正提供方法給他時,他卻什麼也不做。所以,我現在會設計一些「門檻」,來篩選出真正有行動力的人,例如:
讓對方先完成一個小挑戰,證明他願意執行(比如先學習一個概念並應用,或提交一份簡單的行動計畫)。
付出某種「承諾成本」,例如小額報名費、時間投入,確保對方真的重視這個機會。
2. 設計「先學習、再跟進」的流程
如果有人來問我問題,我不會馬上給他答案,而是讓他先去看某個影片、讀某篇文章、執行某個任務。如果他真的去做了,並且有後續行動,那我才會進一步指導。
這樣可以確保我幫助的人是「先自助,再受助」的人。
3. 運用社群篩選機制
如果你有社群(LINE 群、FB 社團等),可以設計一個系統:
只有真正有行動力、有參與的人,才能獲得更進一步的資源或指導。
例如設計等級制度,新人需要完成某些任務才能晉級,確保只有積極的人能得到更多價值。
這樣的話,你不會主動推別人改變,而是讓想改變的人自己靠近你,然後你再提供幫助。

更深層的思考:市場不是殘酷,而是公平的
有時候我們會覺得,這樣的篩選機制好像太冷漠了,但事實上,市場一直都是這樣運作的。
🔹 機會一直都在,但願意抓住的人,才會成功。
🔹 市場並不會虧待願意努力的人,但也不會留情給那些不願行動的人。
🔹 這個世界不欠任何人成功,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。
這就是市場的真相,也是我現在的選擇——忽視那些不願改變的人,把時間留給願意行動的人。
你怎麼看?
如果你正在創業、經營社群,或是試圖幫助他人,相信你一定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。你是怎麼看待這個現象的呢?
💬 你認為市場該不該幫助所有人,還是應該讓市場自然篩選? 歡迎留言聊聊你的想法!
コメント